Search


《羅馬》(Roma)Alfonso Cuarón 2018導演

...

  • Share this:


《羅馬》(Roma)Alfonso Cuarón 2018導演


黑白攝影加上幾個精心設計的長鏡頭,敘事回歸家族日常的懷舊及歷史記憶,在所有現實及人生的潮水可能滅頂的危機中以適時的溫暖與貼心撫慰了大多數的世界觀眾,這就是《羅馬》。


看到女僕與少爺會想起許鞍華的《桃姐》,看到他們這家人的日常生活記憶也會想起同是黑白片的張大磊《八月》,也有人直接溯源到侯導的《童年往事》;看到親友郊野聚餐時的練槍場面則不免會想起尚雷諾的《遊戲規則》。


1971年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殺(Corpus Christi Massacre)的示威陳抗槍擊場面是大歷史的重現,也因此有人類比到楊導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至於救火那場則讓我想到庫斯杜力卡的《流浪者之歌》。


但這些都還是顯性的關聯,比較隱性的是在鏡頭運用上,《羅馬》用了好幾個灑水器式360度慢速旋轉的長鏡頭,這種運鏡用得最多的應該是2010年代表玻利維亞入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南方安逸》(Southern District),它是整部片所有鏡頭都是這樣慢速旋轉的鏡頭!更相關的是玻利維亞與墨西哥有著相近的西班牙殖民歷史,這片也是刻劃一個西班牙地主家庭的日常現實,但批判性較重,與較溫柔較多詩性的《羅馬》有許多值得併看比對之處。


艾方索柯朗以自己的敘事風格冶煉出一段墨西哥當代的家庭史詩,雖然中後段幾個長鏡頭的場面調度稍嫌呆板(與其《人類之子》相比),但瑕不掩瑜,在歲末年終看到這樣一部傑作,療癒性不言可喻。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有人是流沙有人是陷/有人是拉有人是大便/有人是花有人是戀/有人是散?
View all posts